亞庇2025年4月6日訊:
沙巴對美國的直接出口量微乎其微,因此針對馬來西亞輸美商品徵收的24%關稅,對沙巴的國際貿易影響不大。
沙巴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石油與天然氣、棕油及其製品、木製品、海產、硅砂以及食品,其中絕大部分銷往東北亞國家(中國、日本、韓國)、印度、歐洲、東盟國家以及馬來西亞半島。
估計沙巴今年(2025年)直接輸美國商品出口額,大約只佔沙巴總出口額的1%(也就是說,在沙巴約1000億令吉的總出口中,僅有約10億令吉是銷往美國)。
沙巴出口到美國的商品,主要是石油與天然氣、木製品和棕油。直到近期,沙巴才開始增加對美國的銅箔出口量。對沙巴來說,好消息是銅(以及部分木製品)恰好是少數幾項不受新關稅(所謂的「對等關稅」)影響的商品。因此,沙巴出口的銅箔和部分木製品,並未受到「特朗普關稅」的衝擊。
至於棕油關稅方面,出口到美國的棕油數量,僅佔沙巴棕油及其製品總出口量(2025年預計總值約200億令吉)的一小部分。沙巴大部分的棕油及其製品主要出口到中國、印度和歐洲(尤其是荷蘭)。由此可見,對沙巴的棕油出口商來說,將原本銷往美國的棕油轉移給其他主要買家(進口國),並非難事。沙巴油棕業須要做的是,穩定肥料價格,確保種植園員工穩定,提升本地基建及物流,以提昇棕油工業的生產力。
然而,要是「特朗普關稅」引發的全球貿易戰嚴重拖慢馬來西亞半島、東盟各國、中國、日本、印度及歐洲(這些沙巴主要貿易夥伴)的經濟腳步,那麼沙巴出口的商品則會因買家(進口商)買氣下降,而間接影響經濟。
沙巴政府有可能因為全球油價下滑而收入減少,是可以通過國油順應OPEC+(石油輸出國組織加)兩天前議決增產(每日產量增至41萬1000桶)而得以補償。
總的來說,OPEC明示全球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量保持穩定,基本面依然強勁。
值得留意的是,檳城和雪蘭莪的經濟可能對美國新關稅政策更為敏感,因為這兩州有大量美國高科技產業的投資項目,其中一些廠商或許會決定遷回美國。將工業生產線遷回美國,正是「特朗普關稅」的其中主要目的,希望能將美國過去30年全球化過程中流失到其他國家的製造業和工業生產力,重新帶回美國境內。
作為RCEP(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,這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集團,涵蓋東盟以及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澳大利亞和紐西蘭)的一部分,馬來西亞與大多數貿易夥伴仍享有相對較低的關稅。這就是「特朗普關稅」對沙巴國際貿易和當地經濟影響甚微的原因。
沙巴進步黨主席
沙巴前首席部長
拿督楊德利